喜歡玩資料,做過資料搬運工,也訓練過魔豆,但是最喜歡的是把硬邦邦的量化數據變成有趣的故事。
前言 「數據思維」Think with Data,在行走遊走資料工程和策略分析多年。深深感受到這不應該只是在資料科學工程團隊(Data team)才需要,尤其數據驅動(data-driven)的網路業中,建立起數據思維,定義問題,讓所有成員都可以在同一個數據思維的平台之上討論,聚焦痛點,解讀各種數據,活用機器學習工具。 為什麼需要? 因為簡單又好用!透過「數據思維」,定義問題,讓所有人都可以在相同維度上討論,聚焦痛點,解讀各種數據,活用機器學習工具。 誰該用? 數據驅動(data-driven)企業必備,所有使用量化數據的工作都需要,就算你只用excel也需要! 怎麼用? 開會時必備,要準備吵架之前更需要,先用「數據思維」順過一遍要討論的內容。 需要先準備什麼嗎? 大腦最重要。電腦次之。 非資料科學專業,會鴨子聽雷? 平易近人,絕對好懂!準備了兩個實際案例:打造「社工安全網」和解析「神秘占星學」 內容 「數據思維」聽來高大上...? 似乎必須精通資料科學才能理解,其實不然!這是一套思考方式和頗析問題的心法,完全不需要程式能力或是什麼厲害
Data Scientist @ LINE Taiwan. 喜歡在資料中挖掘探索新發現,性嗜甜點。
前言大家好,我是來自 LINE Taiwan 資料工程團隊的 Charlie Wang,這次很高興有機會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室跟前來企業參訪的學弟妹們分享自己在數據這塊的一些經驗,相信各位在學時已經有學到許多的內容,只是需要更多的了解來去幫大家整理相關的知識,以下就透過文章的方式介紹給大家。整場活動影片投影片:數據的多重宇宙 @ LINE Taiwan - Speaker DeckLINE 資料工程團隊介紹 - 資料與應用為了達到 Closing the distance 的目標,LINE 除了核心的通訊功能外,還發展了很多周邊的服務,像是新聞、購物、旅遊、音樂、貼文串等等,成為了智慧生活入口,24小時隨時滿足用戶需求,讓你一整天的活動都有LINE可以陪伴,而這些服務就產生了大量的內容跟數據。Data Development 團隊透過機器學習或統計方法,從巨量資料中深入瞭解內容與使用者,進而優化這些服務的使用者體驗。另一方面,LINE 也是一個大家很重視的行銷工具,我們有官方帳號以及許多廣告版位。透過使用者與各服務的互動,我們可以更全面了解使用者的輪廓與偏好,幫助服務精